网络墙报
“全民阅读”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时,李克强指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这是继2014年、2015年后,“倡导全民阅读”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指出,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
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曾这样解释为何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我记得去年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我在听取各方意见的时候,不只是文化界、出版界人士,而且经济界人士和企业家都向我们提出,要支持全民阅读活动,报告要加上‘全民阅读’的字样,而且还有人担忧,说现在我们国家民众每年的阅读量还不到有些国家人均的十分之一。这些建议让我深思,说明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就个人阅读体会,李总理说:“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
果然!总理信守诺言!
全民阅读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这是继2014年及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第三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连续三年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党和国家对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国民素质的高度重视。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摘录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摘录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做好2022年冬奥会申办工作。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摘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
另外,今年2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始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多年的呼唤中浮出水面,代表着全民阅读工作在法制建设方面又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必将对社会各界参与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全民阅读三入报告,促进条例制度保障,全民阅读的春天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