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十三届读书节
国旗下的讲话:
我为什么要到图书馆读书?
图书馆 郑红瑾
我在图书馆工作,但若有人问我“图书馆是什么”,我却无法用一句话回答清楚。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这是对图书馆的权威解释。但我总觉得这样的答复有些简单。英国著名诗人莎士比亚说:“我的图书馆就是我非常称心的花园。”英国有句谚语:“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就是一部全人类的日记。”我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称心的花园里流连忘返,吸取到丰富的精神食粮,不断充盈自己的心灵和思想,让自己不断地茁壮成长,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少女时期的我曾经疯狂地迷恋读名人传记,目的很简单,就是想从他们的经历中窥探出一些成功的秘诀。在阅遍市面上所有的传记后,我发现所谓的秘诀其实惊人的朴实,就两点。一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成就一番事业的迫切渴望。“如果你想获得你想要的东西,那就得让自己配得上它。信任,成功和钦佩都是靠努力获得的。”而这种渴望,催生了他们的第二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终身学习的坚定信仰者和行动者。
阅读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读文史可以温故,读社科可以知新。只要翻开书本,我们就随时可以冲破时空的局限看到世界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从而理解这个世界。读万卷书了解了世界,也要行万里路去探索世界,这样才能有机会改造世界。
可是,我每天看到同学们在图书馆的情形是什么样子的呢?那场景不是太乐观:图书馆常常是座无虚席,但感觉学习氛围不浓,主要是一到三楼,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是在捧着手机在看,而不是拿着书,当然拿着手机未必不是在学习。我担心的是时间久了,同学们的身体,尤其是眼睛会受到伤害。图书馆39万册的藏书会觉得寂寞孤独的,他们多么渴望大家睹睹她们的芳容,被你们拥抱拥抱啊。走上图书馆四楼,情形大不一样,这是图书馆的自修室,这是海政勤奋学子的乐园,自考班、司法考试班都设在这里,同学们起早贪黑没有假日的勤奋读书。去年考过司法考试的应用法律系的徐文哲对我说,郑老师,您知道吗,如果没有学校成立的司法考试班,没有图书馆为我们提供如此好的学习环境,不可能有那么多人考过司法考试。谢谢学校,谢谢图书馆啊。
以下这两个例子都是以图书馆为家的典型例子:来自14级应用法律系法律事务(中小企业法务助理方向)的何堂任(学号:14020307),广东湛江人。这个孩子入校以来,怀着司考的目标,努力学习,认真学好法律知识,在大二结束之前顺利通过海大自考本科全部科目,目前在全力投入准备司法考试和和研究生的考试当中,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来自14级二大一中的李明明,他说我回到了高中的时光!我完成了自学考试并进入司考班,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好幸运啊!我对未来更加自信了。无论穷人或富人,无论总统或平民,它都平等相待,图书馆是人类终身学习的好学校,图书馆还是许多伟人名人成功的摇篮……
比如许多伟人名人之所以能成功,都是因为得到过图书馆的无私帮助。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探索和研究革命理论,必须查阅大量书籍。但他的经济能力有限,没有很多钱购买很多必读的书,只有借助图书馆。在伦敦居住的时候,他常常到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去读书,25年如一日,以至于双脚把位子下的地板都磨去了一层。为了写作《资本论》,他翻阅与摘录了1500多部书。
同学们,让我们把图书馆当成成长成才的摇篮,好好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