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期刊美文
读书
作者:月斜竹窗
衣服可以装饰我们的外表,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内心;医病不如吃药,医俗不如读书。
翻开历史,无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还是屈原李白苏轼牛顿莎士比亚,这些都是改变历史的人,但为人的胸襟和品质大相径庭,前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威慑和奴役我们,让我们反感从内心中又反对他们,后者却把真理和知识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明智而又臣服。前者的权力很有限,一旦改朝换代风光不再。后者的文章犹如天上的北斗星,历经沧桑,依旧熠熠生辉,在人们心目中永不消逝。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未免绝对,世上业余之乐莫过于读书,读书之乐莫过于品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把书当成万能良药,书中自有山水画。把书当成美味,自古有之。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是故书房有三味书屋之称。读书犹如饮食,唐诗宋词元曲是奶酪,微酸余味长,稍甜香气淡。明清的小说是陈年佳酿,饮时一喝三拍手,别后十步九回头。读散文犹如品茗啜茶。绵绵不绝一世有益。仔细品味犹如高明厨师烹调的一道大餐,色香味俱佳,精彩纷呈。
把书比成册水画并非做作。画中山水错落有致,梦中山水变化自如,自然山水鬼斧神工,书中山水新奇如幻令人如醉如痴。 读书又是旅游,人们常常把博览群书和涉猎山水联系在一起的确是有道理的,书中佳景不亚于自然山水,苏轼文章豪放大气汹涌澎湃如大江长河奔腾不息,柳永姜夔诗词婉约温柔缠绵悱恻如小桥流水令人留恋忘返,再看看书中的秦砖汉瓦唐槐宋柏明月清风别有一番情趣,小径横斜星云微度月下津口雾中楼台却无半点俗气,让人赏心悦目空灵清净。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的诗是人间仙境,能养心修性除污去垢。武侠小说是无数群山,梁羽生古龙温瑞安萧逸的算是五岳,金庸的小说是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沐浴学海六根清静,畅游书山五体舒畅。
读书犹如欣赏美色,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诚不我欺,把书比成美女十分贴切,唐诗是纯真无邪少女,宋词是成熟丰满的少妇,元曲是活泼任性的村姑。小说是能说会道善于评弹的苏州佳丽。朱自清的散文犹如失恋初愈倚栏赏花喜中带忧十五六的少女,贾平凹的散文是雪夜讲禅的高僧。杨塑的散文是沽酒的胡姬,三毛的文章是清丽脱俗淘气调皮的才女。金庸的小说是冰川天女,蕙心兰质,玲珑剔透,梅逊一段香,雪无三分白。读时不可生亵渎之心。
读书之乐在于陶冶情操,养身修性。无论是清风明月的晚上还是阳光和煦的下午,自己倚窗而坐,品茗读书四周寂静,凉风习习书香阵阵,泻在小屋中又溢满全身,自己沐浴书香之中,惬意抒怀,内心可洗涤。有人喜欢赌博跳舞沉迷酒色神聊闲侃,常常无事生非。只要忙里偷闲,拥卷在手,读书适合人心灵散步眼睛旅游,就可以让精神放松。凭着一腔怡然和恬淡的情怀。透过浓缩在方寸之间的洋洋洒洒的文字,千古的风流人物就会幻现眼前,从中可以感受体验人生的苦乐酸甜,领略事业的得失成败,窥见世间悲欢离合;那种翦不断理还乱的感慨,指点江山的大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霸气。浪河飞舟的勇气。大概只有沉浸于书页之中,才能够真正的神会!
在无奈和失意的时候读书,书此时成了避难所,是我们心目中的香格里拉,梦中的桃花源,此时读书,书就像涓涓溪水稀释身心的疲惫和烦恼,洗去心中的灰尘和污垢,心灵便有了一份安慰。
在无聊和孤独的时候读书,此是书成了最高明的良师、最亲密的朋友,穿越时空的隧道,和古今中外的大师们面对面的对话,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内心得到净化,使我们的修养更加完美无缺,气质更加高雅,读书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给失败者以智慧,给成功者以勇敢,给懦夫以信心。
世上有三类人不可读书。第一类是那些天赋极高的智者,像刘邦成吉思汗朱元璋之类,没有在军事学校读一天书,人们至今还在研究他们的军事思想;第二类也是智商极高品质极差的人,他们一点就透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能力越强权位越高害人越深。第三类是执迷不悟食古不化虽皓首穷经终究一事无成
来源:文章阅读网 报刊阅室荐读